当前位置:首页 > 导游词 > 正文内容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

10个月前 (03-04)导游词110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(精选12篇)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 篇1

  象山公园地处广西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,占地面积11.88公顷,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,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。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,山、水、洞、岛、亭、台、坪、径、文物、古迹相映成画,美不胜收,令人心驰神往。象鼻山又名象山,是公园的主要景点,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,栩栩如生,引人入 胜,被人们美誉为桂林市的城徽。山体前部的水月洞,弯如满月,穿透山体,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,洞影倒映江面,构成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”的奇观,“象山水月”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。水月洞的幽奇迷纪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文思泉涌,洞内外石壁上留下了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,多为宋代镌刻。象山南麓,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,象山的东、西麓,艾有石级曲折百上。山顶平展,树木成荫,小径通幽;明代建筑普贤塔耸立于此,塔高10余米,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贤菩萨像而得名,普贤塔形似剑柄,又似宝瓶,古朴凝重;游人立于山顶,神清气爽,极目远眺,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。自然景观,人文景观交相辉映,使得古老而年轻的象山魅力独具。象山公园常举办各类花展,游人徜徉其中,但见山之奇峭、水之碧透、洞之清幽、花之娇媚,几疑身处仙境,流连忘返。桂林之旅,从象山公园开始。

  从滨江路步行下江岸,能一览象山全景,“象汲长波,洞生明月”,象山公园的第一景便是“象山水月”。距今1.2万年左右,地壳抬升,漓江水面由2千米宽度不断缩小,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,宽9.5米,高12米,位于象鼻与象之间通透圆洞,即“水月洞”,又名朝阳洞。江水穿洞而过,山洞如明月浮水。有诗赞曰: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。水流月不去,月去水还流。”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,果树葱葱,竹篱茅舍掩映其间。若是雨季,云蒸雾腾,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,古人称之为“訾洲烟雨”。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。此时的巨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,在烟雨中惟妙惟肖。象山水月被视为桂林的象征,是中外游客最为神往的风景点。

  象鼻山看点:

  水月洞

 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。距今约1.2万年前, 地壳抬升,漓江缩小,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, 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。长17米,宽9.5,高12米,面积约150平方米。《象山记》载, “有石穴一,彼此可以相望, 形圆而长,其半入于漓水中,水时高时下,故其穴亦时有大小”。

  水月洞洞口朝阳,亦名朝阳洞。但洞在水上, 如明月浮水,十分形象, 所以水月之名,一直沿用至今。“象山水月”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, 文人学士属文赋句,莫不叹为观止。宋蓟北处士《水月洞》诗有“水底有明月, 象鼻山水上明月浮。水流月不去,月去水还流”之句,细致刻画了天上、洞中,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。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, 一悬于天, 一浮于水,形成“漓江双月”的奇特景观。

 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,清代改称得月楼,已废。洞内有张孝祥《朝阳亭诗并序》、范成大《复水月洞铭》、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。

  朝阳亭

  在像鼻山水月洞内,始建于宋,亭已早废,但远在800多年前,围绕水月洞的命名,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,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。原来,南宋乾道二年(公元1166年),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,不久再度重游, 一高兴题诗作序,因洞口东向,把亭名、洞名、岩名统统已为“朝阳”,并把记述其事的《朝阳亭诗序》该在水月洞北壁。其后, 范成大主桂,持不同意见,恢复了原名,写下《复水月洞铭》,并镌在洞的南壁。

  象眼岩

  象眼岩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, 互相贯通,高约2米,宽5~10米,长52.8米,呈扁长形,面积约274平方米。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,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,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。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,沿石级可登上南眼。出象眼岩,盘山道可达山顶。北眼悬崖峭壁,无磴可通。象眼岩南北两洞,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。从左眼张望,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,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,半城山芭历历在目;从右眼远眺,江波帆影, 闪烁隐现于訾洲、塔山、穿山之间。 云崖轩 宋代园林建筑。明张鸣凤《桂故》载: “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, 曰云崖轩。轩废已久。”根据方信孺《题云崖轩》和邵以仁在方所镌诗之前便建“古云崖轩”的记述。云崖轩确建何时无可考。方信孺诗有“不用穷探费杖藜, 隐然林壑挟城陴。曾尊月洞千岩上, 更著云崖一段奇”之句,说云崖轩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

  普贤塔

  普贤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,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,因此称“剑柄塔”,或“宝瓶塔”。 该塔建于明代,塔高13.6米,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,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,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。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,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,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,而大象驮宝瓶,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,也象征着和平、美好和幸福。象鼻岩与水月洞相邻,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。岩高1.9米,,宽3.3米,长约13.5米, 面积44.5平方米。岩口面江, 东向,呈条形封闭状态, 是内凉、眺望江景佳处。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《周易》后人在岩口刻“读书岩”3字,并称此岩为“点易山窗”。万历丁丑(1577)春正月中进行修整, 有“宾泉山人开深此洞”题名石刻。明诗人张襄《访毛宾泉点易山窗》诗, 有“千顷水光涵洞府”, “山窗寂静观周易”句,详见水月洞摩崖石刻。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 篇2

  欢迎大家来到这!我是你们的导游,我姓x,大家可以叫我小x。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,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。

  象鼻山又称象山。明代诗人孔镛写道:“象鼻分明饮玉河,西风一吸水应波。青山自是饶奇骨,白日相看不厌多。”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。山形酷似一头巨象,伸长鼻子临江吸水,因而得名。

 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,便是著名的水月洞。范成大说它“其形正圆,望之端整如月轮”。水月洞里江水通流,可泛小舟,在明月之夜,它的倒影则构成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”的“象山水月”奇观,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。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,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、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。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,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。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(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)太守的朋友杜思恭。杜思恭则“命工刻与崖石,与世人共之”。

 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。山顶平展,绿树成荫,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。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,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。塔身好似圆形宝瓶,又像剑柄,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。

 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,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。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,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。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,漂到海南岛,在北归的途中,经过桂林时,居住于开元寺,在此主持大典,讲法传经。可惜古寺早废,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。象鼻山,景色优美,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,最令中外游人喜爱。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 篇3

  象鼻山,简称“象山”,位于漓江与桃花江(旧称阳江)汇流处,因其山形酷似一只站在漓江边伸长鼻子饱饮江水的大象而得名,而且在半山处正好有一个对穿的岩洞,叫“象眼岩”。山呈东北走向,长约180米,宽约100米,相对高度50米,海拔约200米。

  鼻山原名漓山,又名宜山、仪山、沉水山,简称象山。象山的神奇,形神毕似,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,构成“象山水月”奇景。水月洞洞口朝阳,亦名朝阳洞。“象山水月”是桂林山水的奇景,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,一悬于天,一浮于水,形成“漓江双月”的奇特景观。

  在象鼻山的后山有一个高19米,宽3.3米,长13米,南北对穿半封闭形的通道。因在象鼻后侧故而得名象鼻岩。 在象鼻岩的石壁上刻有历代诗人的诗作,其中便有唐代诗人韩愈为送好友严谟出任桂管观察使时所作的《送桂州严大夫》。 韩愈虽未到过桂林,却有咏桂林的诗令人向往。

  其中“江作青罗带,山如碧玉簪”两句巧妙地将碧澄蜿蜒的漓江誉为仙女飘飘的裙罗带,将桂林的山比作女子头上的碧玉簪。这两句诗抓住了桂林山水形状之特征的,现已成为描写桂林山水千古流传、脍炙人口的佳句。

  【在象鼻山下山半山石刻下】巨型榜书“西南保障”,为国民革命军十五军参谋长何宣于1935年冬天题刻,说明桂林自古以来都是南方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的中心。 1935年7月,时任第4集团军总参谋长的叶琪坠马身亡,何宣前往广西悼念。李宗仁、白崇禧恳切地邀请他留在广西,任第15军中将参谋长、代军长等职。1936年2月,国民政府正式授予其陆军中将军衔和国民革命军誓师10周年纪念勋章。

  重返广西后,何宣出任第15军参谋长、代军长,负责桂林及周边县的防务。期间,每逢周三、周六,他都要召集手下军官,结合时事或战例讲述《孙子兵法》。每次礼堂总是座无虚席,连走道都站满了人。每当讲到如何利用日本鬼子的弱点出奇制胜时,何宣生动的讲述常引起热烈的掌声和满堂大笑。

  为了有效防御,他在象鼻山修建了坚固的碉堡和运输暗道。为了稳定民心,鼓舞斗志,他在城乡组织了分工明确、纪律严明的梭镖大刀民兵队伍,又在象鼻山山门上,亲自书写并请石工凿刻了一方一丈二尺多宽的“西南保障”四个大字,以表达抵御日寇的气概与决心。此碑刻被人们保存至今,成为桂林人们奋勇抗击日寇的不可磨灭的印迹。

  清咸丰二年(1852)四月,太平天国军围攻桂林,将南路前线指挥部设在云峰寺内,云峰寺成为太平军路经桂林的重要活动场所。桂林虽然处处有山,但象鼻山是一座平顶山。洪秀全率兵攻打桂林时正是看中象山的山顶平整,适合放置武器炮弹,便以象鼻山做为主攻阵地,在山顶普贤塔的四周布阵攻打桂林长达34天,在塔身四周有许多太平军攻打桂林时留下的炮洞,还留下了许多图文资料和当时使用过的武器炮弹等,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依据。

  当年太平军乘夜色撤围时,给清军唱了一场调虎离山之计。太平军撤兵时,在普贤塔四周扎草人、用山羊击鼓作响、引燃长短不齐的火绳依次鸣炮等计谋掩护太平军安全撤离,直到第二天的早上,清军才发现中计上当。

  现在云峰寺二楼辟为《太平革命在桂林》专题陈列馆,其匾额为国画大师刘海粟所题。展出太平军曾使用过的武器、炮弹、战旗及有关文字、图标等,为了解和研究、陈列桂林近代史提供了宝贵资料。

  花团锦簇、四季飘香的爱情岛位于景区北侧,占地面积15000O,濒临漓江,是观看象鼻山的又一好的观景点。1983年桂林市政府为了保护漓江,为河道清淤时用泥沙堆积形成小岛,岛上环境优美、植被茂盛,是上世纪70年代当地人谈恋爱之处,故称之为爱情岛。“爱情岛”是桂林的母亲河“漓江”孕育的杰作,也是桂林人追求幸福培育爱情的摇篮,在这里,遥遥相对的“象山水月”为爱情作证,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。

  桂林山山有洞,洞洞有宝,象鼻山山腹是一个大溶洞,整座山的三分之二是空心的,面积约3000平米,冬暖夏凉,常年温度保持在18-19摄氏度,早从宋代开始就作为官窖用以贮藏三花酒。三花酒无色透明,味香而辣,它秉承上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结晶,汲漓江之精、漓水之魂,成为中国米香型代表酒,,(中国白酒分外酱香(茅台)、浓香(五粮液等)、清香(汾酒)和米香四种型态。)窖酒更是早在北宋时期就被定为朝廷贡品,是桂林三宝之首。至今藏酒近千吨。明代应天府通判张鸣凤称象山酒窑为“醉乡”,在象山脚下结庐而居。

  象鼻山做为背景画面曾多次登上历届央视春晚的舞台。如20xx年央视春晚的《盘歌》和20xx年央视春晚的《美丽姑娘》,20xx年央视猪年春晚,来自匈牙利的英国达人秀第七季冠军Attraction舞团带来了创意舞蹈《符号中国》,从外国艺术家的视角先后选择了黄山、象鼻山、熊猫、长城、兵马俑、天坛等代表中国的元素,用自已的肢体语言,再现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。

  《象山传奇》共分四个主篇章:远古桂林,神秘象寨、幻影剧场、神象传说。藤蔓茂密的榕树丛林,奇特的山光水色,先民的生活场景。打造了一幅远古桂林的百里风情画卷!

  没有任何一种美丽能如象山那样,不管在白天、黑夜都绽放出五彩的光芒,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,能震撼着每一颗心灵!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 篇4

  各位游客大家好!今天由我来当你们的导游。今天,我们这就去游览桂林的象鼻山公园。

  大家看!公园门后的石板。上面记载了由古至今所有在世界上出现过的大象。

  大家向东走。游客们,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洞,是大象的“肛门”。在这个“肛门”前各位有没有感到有一股酒的清香飘来。这是桂林三宝之一的桂花酒的清香。

  我们继续向前走,这就是整座象鼻山。你们看,漓江中支起的那一根支柱和象头连接,并与四根大腿分开,加上那条和象身连在一起的象尾,组成了一座活灵活现的象鼻山。

  这象鼻山还有个动人的传说,大家来欣赏一下吧:

  这象鼻山,本是玉帝用来驮一个降魔的宝瓶的一头神象。一次,玉帝外出去降魔的路上,神象病了。玉帝为了赶时间把神象留在了桂林。热情的桂林人发现了这只神象,治好了,神象为了报恩,也为了欣赏这美丽的景色,所以住在了桂林。可好景不长,这事被玉帝知道了,他派了一个天神去除了它。神象和天神战了十天十夜,足足九九八十一回合,还未分胜负。神象渴了,到漓江边喝水时,被天神一剑杀了。神象化作了一座山,誓死留在桂林。

  各位,向东走,今天的旅游就这样结束了,希望你们能重“访”桂林。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 篇5

  “大家好,我是你们的导游。你们就叫我黄阿姨吧。”黄阿姨绽放开了笑容:“大家早以知道桂林山水了吧!我们游玩的这条漓江中有许多石灰岩,这些 石灰岩地形遍布,使得桂林诸山奇峰林立,例如叠彩山、象鼻山、伏波山。它们犹如巨象、玉笋,形态各异。从远处望去,桂林的山处处是景,处处是画,那画中的山锋利的少,秀美圆润的多。今天我们要游的是象鼻山,这座山因酷似巨象伸鼻吸水而得名。”

  “这里原来真有一只巨象吗?”一个小女孩嫩声嫩气地问到。“这我可不知道。”黄阿姨笑的更开心了。“不过我知道几个关于象鼻山的传说呢!”“快告诉我们!”大家齐声喊到。“我这就说。”阿姨娓娓道来。“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:这头象原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一位大将。一天,它悄悄来到人间,看到了美丽的桂林,玩得忘掉了吃饭、睡觉。后来,它病倒了,当地人们细心照顾喂饭喂药。大象病好后知恩图报,帮助桂林人疏通水利,灌溉良田并想留在人间。玉皇大帝得知勃然大怒,立即派托塔李天王前去捉拿。当大象正在漓江喝水时,不幸被李天王用箭射死,化为象鼻山。”

  “这将它刺死。那只大象便化作了象鼻山,从此静静的屹立在了漓江边,长长的鼻子伸于江水之中好似正在从江里汲水。”“ 看来巨象也被桂林的美丽景色吸引住啦。”小女孩再次说到。

  黄阿姨接着为我们介绍桂林。她说,象鼻山的山下是水月洞,是由象身及象鼻自然形成的圆洞,清清的江水贯流,悠悠的小船荡过。站在象鼻山脚,看青山耸翠,秀竹翩跹,江面小船儿悠悠,岸边烟雾缭绕。

  “还有许多诗人题过诗呢!”她突然话锋一转:“宋蓟北处士《和水月洞韵》诗: “水底有明月, 水上明月浮。水流月不去, 月去水还流。”就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;明代孔镛有诗赞道: 象鼻分明饮玉河, 西风一吸水应波, 青山自是饶奇骨, 百日相看不厌多。”“ 看来桂林名气好大哩!”坐在我后面的小男孩叫起来。”

  漓江像蜿蜒的玉带,缠绕在苍翠的奇峰中,乘舟游漓江,可观山形、倒影、碧水、青山、牧童,还有远古的传说、古朴的田园人家、清新的呼吸,难怪学者百姓,无不为之倾倒。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, 景致极佳,让人不由得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 篇6

  象鼻山位于广西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,是桂林山水的象征。 象鼻山原名漓山,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,早在唐宋就成为著名游览胜地,有1000多年的游览史。

  象鼻山景区集奇山、秀水、异洞、美石于一身,还有丰富的摩崖石刻、佛像及诸多历史文化遗迹,不论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来说,都是桂林山水文化的精华,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。 象鼻山主要景点有水月洞、象眼岩、普贤塔、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。

  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。水月洞紧靠江边,漓水流贯其间,如水中浮月,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,景致极佳,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。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 篇7

  桂林,一个着名的旅游城市,因为象鼻山和漓江而闻名全球,这次国庆黄金周,我慕名而来,来到了山水如画的桂林,专程去观赏了桂林的市徽——象鼻山。

  10月2日,一大早我就起床了,我们来到了象鼻山公园。首先,我们慢条斯理地爬山,刚到半山腰,爸爸妈妈都已经气喘吁吁了,而我却活力十足,迫不及待的想爬上山顶,一睹桂林市区的风光和缠绕在城市中漓江美丽的倩影。突然,我们山坡转弯处,天空中下起了“大雨”,身边的游客匆匆忙忙撑起了伞,顽皮的孩子跳进雨里,欢呼雀跃。我抬头一看,雨源源不断的洒下来,我仔细一看,原来水是从路旁茂密花丛射出来的,其实,那是一种自动淋花的设备,水被喷上了天,飘洒下来,所以就像雨。我们撑起了雨伞,走了过去,发现这雨中散步也挺有意境的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攀爬,我们终于站在了山顶上,站在了顶峰。观景台上,桂林市区的全貌便在我们的眼前一览无遗,远处桂林那秀丽的风景,让人目不暇接,这也让我相信,要在四天之内游完桂林是不大可能的,但是,从这里看下去,也大致看到了桂林美丽的身影。

  下山后,我们继续前行,突然闻到了浓郁的酒香味,熟悉桂林的爸爸马上反应过来,是三花酒的味道,但是,我不习惯闻这个味道,觉得太浓郁。于是,我们加快了脚步,这也合了妈妈的心意,她想早点一睹象鼻山的芳颜,我的心情也变得更加急切,激动了。

  我们走过了一座连接两岸的桥梁,象鼻山便已呈现在我们的眼前,我惊呼起来,也引起了妈妈的共鸣,在走过一条路旁栽有垂柳的小径后,象鼻山离我们越来越近,旁边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,我走得更加大步了。

  突然,一头大象映入了我的眼帘,“哇!那就是象鼻山”我欢呼。象鼻山,它像一头憨厚的大象在清澈见底的漓江边上慢慢的吸允着漓江的水,它俯下身去,那憨厚可掬的样子,着实讨人喜欢。我不由的惊叹:大自然像一位神功巧匠,雕刻出了这头栩栩如生的大象,成就了桂林的美!我立刻抓住选好了位置,将这美丽的倩影镶嵌在我的照片里,只听见照相机不停的“咔嚓”声,不一会儿,一张张精美的照片就出炉了,“多美啊!”我直呼爸爸的照相技术不赖。

  拍过照片以后,我们就来到了象鼻山的纪念品商店,准备在这里淘一些自己心仪的宝贝。一进到店里,我就被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,在最显眼的位置上有一个商品柜台,我立马跑过去看,就吵着要买一件精美的小商品。你猜到是什么了吗?它们是一个个可爱的小猫咪,每个猫咪的身上刻有不同的字,你可以寻找刻有你名字的那几个猫咪,然后把它们用个种精美的珠子拿红绳串起来,做成一条手机挂链,给你心爱的手机添色不少,我马上找了起来,我高兴地叫着妈妈,妈妈同样也十分喜欢,加入到了找猫咪的人群里。我发挥出了超常的细心,不一会,我的名字就找齐了,我就开始帮妈妈找,很快,妈妈的也找齐了,热情的老板娘吆喝着帮我们穿了起来,而我,却变得几乎有些疯狂了,帮好几位亲朋好友都找好了猫咪,等着老板娘串成一条条手机链,看着那千奇百怪的可爱小猫咪,爸爸赶紧带着我们离开,我都有点依依不舍了。

  快乐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,我们带着淘回来的宝贝一路往回走,在夕阳的余晖下,我们结束了今天的旅程。

  相关文章:

  1.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 篇8

 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,便是著名的水月洞。范成大说它“其形正圆,望之端整如月轮”。水月洞里江水通流,可泛小舟,在明月之夜,它的倒影则构成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”的“象山水月”奇观,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。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,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、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。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,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。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(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)太守的朋友杜思恭。杜思恭则“命工刻与崖石,与世人共之”。

 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。山顶平展,绿树成荫,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。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,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。塔身好似圆形宝瓶,又像剑柄,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。

 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,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。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,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。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,漂到海南岛,在北归的途中,经过桂林时,居住于开元寺,在此主持大典,讲法传经。可惜古寺早废,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。象鼻山,景色优美,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,最令中外游人喜爱。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 篇9

  西山景区位于桂林市中心,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,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便成为旅游胜地,是桂林最早被开发的旅游景区。景区由西山群峰、西湖及隐山组成,里面群峰环绕耸立,西湖、桃花江相映带,形成山重水复的奇景。每近黄昏,夕阳斜挂山峰,云林变幻、金光万道、紫气蒸腾,是为脍炙人口的桂林老八景之“西峰夕照”。此外,据载唐代天下西湖三十六,以桂林西湖为大,湖水明透如镜,山峦翠彩,倒映水中,是全中国唯一山水相连的西湖;湖中荷香涟漪,烟波袅袅,一玲珑小山其间若隐若现,是名隐山。隐山多洞,著名的有北牖、朝阳、白雀、嘉莲、南华、夕阳,合称“隐山六洞”。清代学者阮元所著的《隐山铭》中说:“一山尽空,六洞互透。”六洞各呈姿态,多与泉水相连,成为地下“龙宫”,人称“八桂岩洞最奇绝处”。

  西山景区还拥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,是唐代南方五大禅林之首——西庆林寺的原址。现存的1000多件唐碑石刻、摩崖造像,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,为整个桂林市最早、最多的摩崖石刻。这里历代游踪不绝,唐代鉴真、李渤、戎昱,宋代米芾、方信孺、范成大,明代徐霞客、袁崇焕、董传策,民国时期,李宗仁、徐悲鸿、老舍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。

  西山自古就是桂林佛教的中心,除了是西庆林寺的旧址外,在西山诸多山峰中,有一座山,名叫“隐山”,为唐代桂州刺史李渤发现并开发,因整座山峰隐没于西湖之中,环境清幽适合修隐,故取名“隐山”。整座山都是空的,有10余处大小岩洞。其中著名的有朝阳洞、北牖洞、南华洞、夕阳洞、白雀洞、嘉莲洞,统称“隐山六洞”。六洞洞景奇幻,各有千秋,其中朝阳洞供奉有太上老君像,是添福加寿的地方;北牖洞供奉有送子观音像,据说是桂林的新婚夫妇头一月必须要去供奉求子的圣地;夕阳洞侧供奉有财神像,为清代两广首富李宜民请人雕刻并供奉的,从此香火不断,供奉至今。

  西山隋唐摩崖造像一共有200多尊,造像精美,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观音峰的1龛3尊的金佛像。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像,高约2米,是整个西山乃至桂林境内最大的一尊造像。据专家考证,整座石佛像艺术风格极为罕见,造型古朴典雅,面带微笑,被誉为是释迦牟尼最神秘的千年微笑。

  桂林以摩崖石刻众多而闻名,整个桂林有20xx多件摩崖石刻,而西山就有1000多件。来到这里可以观赏到各个朝代的珍贵石刻,其中最早的唐碑石刻,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,是整个桂林市最早的摩崖石刻。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 篇10

  象鼻山,简称“象山”,位于漓江与桃花江(旧称阳江)汇流处,因其山形酷似一只站在漓江边伸长鼻子饱饮江水的大象而得名,而且在半山处正好有一个对穿的岩洞,叫“象眼岩”。山呈东北走向,长约180米,宽约100米,相对高度50米,海拔约200米。

  鼻山原名漓山,又名宜山、仪山、沉水山,简称象山。象山的神奇,形神毕似,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,构成“象山水月”奇景。水月洞洞口朝阳,亦名朝阳洞。“象山水月”是桂林山水的奇景,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,一悬于天,一浮于水,形成“漓江双月”的奇特景观。

  在象鼻山的后山有一个高19米,宽3.3米,长13米,南北对穿半封闭形的通道。因在象鼻后侧故而得名象鼻岩。 在象鼻岩的石壁上刻有历代诗人的诗作,其中便有唐代诗人韩愈为送好友严谟出任桂管观察使时所作的《送桂州严大夫》。 韩愈虽未到过桂林,却有咏桂林的诗令人向往。

  其中“江作青罗带,山如碧玉簪”两句巧妙地将碧澄蜿蜒的漓江誉为仙女飘飘的裙罗带,将桂林的山比作女子头上的碧玉簪。这两句诗抓住了桂林山水形状之特征的,现已成为描写桂林山水千古流传、脍炙人口的佳句。

  【在象鼻山下山半山石刻下】巨型榜书“西南保障”,为国民革命军十五军参谋长何宣于1935年冬天题刻,说明桂林自古以来都是南方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的中心。 1935年7月,时任第4集团军总参谋长的叶琪坠马身亡,何宣前往广西悼念。李宗仁、白崇禧恳切地邀请他留在广西,任第15军中将参谋长、代军长等职。1936年2月,国民政府正式授予其陆军中将军衔和国民革命军誓师10周年纪念勋章。

  重返广西后,何宣出任第15军参谋长、代军长,负责桂林及周边县的防务。期间,每逢周三、周六,他都要召集手下军官,结合时事或战例讲述《孙子兵法》。每次礼堂总是座无虚席,连走道都站满了人。每当讲到如何利用日本鬼子的弱点出奇制胜时,何宣生动的讲述常引起热烈的掌声和满堂大笑。

  为了有效防御,他在象鼻山修建了坚固的碉堡和运输暗道。为了稳定民心,鼓舞斗志,他在城乡组织了分工明确、纪律严明的梭镖大刀民兵队伍,又在象鼻山山门上,亲自书写并请石工凿刻了一方一丈二尺多宽的“西南保障”四个大字,以表达抵御日寇的气概与决心。此碑刻被人们保存至今,成为桂林人们奋勇抗击日寇的不可磨灭的印迹。

  清咸丰二年(1852)四月,太平天国军围攻桂林,将南路前线指挥部设在云峰寺内,云峰寺成为太平军路经桂林的重要活动场所。桂林虽然处处有山,但象鼻山是一座平顶山。洪秀全率兵攻打桂林时正是看中象山的山顶平整,适合放置武器炮弹,便以象鼻山做为主攻阵地,在山顶普贤塔的四周布阵攻打桂林长达34天,在塔身四周有许多太平军攻打桂林时留下的炮洞,还留下了许多图文资料和当时使用过的武器炮弹等,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依据。

  当年太平军乘夜色撤围时,给清军唱了一场调虎离山之计。太平军撤兵时,在普贤塔四周扎草人、用山羊击鼓作响、引燃长短不齐的火绳依次鸣炮等计谋掩护太平军安全撤离,直到第二天的早上,清军才发现中计上当。

  现在云峰寺二楼辟为《太平革命在桂林》专题陈列馆,其匾额为国画大师刘海粟所题。展出太平军曾使用过的武器、炮弹、战旗及有关文字、图标等,为了解和研究、陈列桂林近代史提供了宝贵资料。

  花团锦簇、四季飘香的爱情岛位于景区北侧,占地面积15000O,濒临漓江,是观看象鼻山的又一好的观景点。1983年桂林市政府为了保护漓江,为河道清淤时用泥沙堆积形成小岛,岛上环境优美、植被茂盛,是上世纪70年代当地人谈恋爱之处,故称之为爱情岛。“爱情岛”是桂林的母亲河“漓江”孕育的杰作,也是桂林人追求幸福培育爱情的摇篮,在这里,遥遥相对的“象山水月”为爱情作证,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。

  桂林山山有洞,洞洞有宝,象鼻山山腹是一个大溶洞,整座山的三分之二是空心的,面积约3000平米,冬暖夏凉,常年温度保持在18-19摄氏度,早从宋代开始就作为官窖用以贮藏三花酒。三花酒无色透明,味香而辣,它秉承上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结晶,汲漓江之精、漓水之魂,成为中国米香型代表酒,,(中国白酒分外酱香(茅台)、浓香(五粮液等)、清香(汾酒)和米香四种型态。)窖酒更是早在北宋时期就被定为朝廷贡品,是桂林三宝之首。至今藏酒近千吨。明代应天府通判张鸣凤称象山酒窑为“醉乡”,在象山脚下结庐而居。

  象鼻山做为背景画面曾多次登上历届央视春晚的舞台。如20__年央视春晚的《盘歌》和20__年央视春晚的《美丽姑娘》,20__年央视虎年春晚,来自匈牙利的英国达人秀第七季冠军Attraction舞团带来了创意舞蹈《符号中国》,从外国艺术家的视角先后选择了黄山、象鼻山、熊猫、长城、兵马俑、天坛等代表中国的元素,用自已的肢体语言,再现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。

  《象山传奇》共分四个主篇章:远古桂林,神秘象寨、幻影剧场、神象传说。藤蔓茂密的榕树丛林,奇特的山光水色,先民的生活场景。打造了一幅远古桂林的百里风情画卷!

  没有任何一种美丽能如象山那样,不管在白天、黑夜都绽放出五彩的光芒,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,能震撼着每一颗心灵!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 篇11

  各位游客:

  你们好,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,我是你们的导游。

  象鼻山又称象山。明代诗人孔镛写道:“象鼻分明饮玉河,西风一吸水应波。青山自是饶奇骨,白日相看不厌多。”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。山形酷似一头巨象,伸长鼻子临江吸水,因而得名。

 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,便是著名的水月洞。范成大说它“其形正圆,望之端整如月轮”。水月洞里江水通流,可泛小舟,在明月之夜,它的倒影则构成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”的“象山水月”奇观,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。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,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、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。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,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。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(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)太守的朋友杜思恭。杜思恭则“命工刻与崖石,与世人共之”。

 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。山顶平展,绿树成荫,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。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,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。塔身好似圆形宝瓶,又像剑柄,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。

 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,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。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,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。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,漂到海南岛,在北归的途中,经过桂林时,居住于开元寺,在此主持大典,讲法传经。可惜古寺早废,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。象鼻山,景色优美,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,最令中外游人喜爱。

  象山公园地处广西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,占地面积11.88公顷,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,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。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,山、水、洞、岛、亭、台、坪、径、文物、古迹相映成画,美不胜收,令人心驰神往。象鼻山又名象山,是公园的主要景点,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,栩栩如生,引人入 胜,被人们美誉为桂林市的城徽。山体前部的水月洞,弯如满月,穿透山体,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,洞影倒映江面,构成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”的奇观,“象山水月”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。水月洞的幽奇迷纪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文思泉涌,洞内外石壁上留下了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,多为宋代镌刻。象山南麓,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,象山的东、西麓,艾有石级曲折百上。山顶平展,树木成荫,小径通幽;明代建筑普贤塔耸立于此,塔高10余米,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贤菩萨像而得名,普贤塔形似剑柄,又似宝瓶,古朴凝重;游人立于山顶,神清气爽,极目远眺,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。自然景观,人文景观交相辉映,使得古老而年轻的象山魅力独具。象山公园常举办各类花展,游人徜徉其中,但见山之奇峭、水之碧透、洞之清幽、花之娇媚,几疑身处仙境,流连忘返。桂林之旅,从象山公园开始。

  从滨江路步行下江岸,能一览象山全景,“象汲长波,洞生明月”,象山公园的第一景便是“象山水月”。距今1.2万年左右,地壳抬升,漓江水面由2千米宽度不断缩小,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,宽9.5米,高12米,位于象鼻与象之间通透圆洞,即“水月洞”,又名朝阳洞。江水穿洞而过,山洞如明月浮水。有诗赞曰: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。水流月不去,月去水还流。”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,果树葱葱,竹篱茅舍掩映其间。若是雨季,云蒸雾腾,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,古人称之为“訾洲烟雨”。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。此时的巨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,在烟雨中惟妙惟肖。象山水月被视为桂林的象征,是中外游客最为神往的风景点。

  水月洞

 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。距今约1.2万年前, 地壳抬升,漓江缩小,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, 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。长17米,宽9.5,高12米,面积约150平方米。《象山记》载, “有石穴一,彼此可以相望, 形圆而长,其半入于漓水中,水时高时下,故其穴亦时有大小”。

  水月洞洞口朝阳,亦名朝阳洞。但洞在水上, 如明月浮水,十分形象, 所以水月之名,一直沿用至今。“象山水月”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, 文人学士属文赋句,莫不叹为观止。宋蓟北处士《水月洞》诗有“水底有明月, 象鼻山水上明月浮。水流月不去,月去水还流”之句,细致刻画了天上、洞中,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。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, 一悬于天, 一浮于水,形成“漓江双月”的奇特景观。

 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,清代改称得月楼,已废。洞内有张孝祥《朝阳亭诗并序》、范成大《复水月洞铭》、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。

  朝阳亭

  在像鼻山水月洞内,始建于宋,亭已早废,但远在800多年前,围绕水月洞的命名,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,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。原来,南宋乾道二年(公元1166年),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,不久再度重游, 一高兴题诗作序,因洞口东向,把亭名、洞名、岩名统统已为“朝阳”,并把记述其事的《朝阳亭诗序》该在水月洞北壁。其后, 范成大主桂,持不同意见,恢复了原名,写下《复水月洞铭》,并镌在洞的南壁。

  象眼岩

  象眼岩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, 互相贯通,高约2米,宽5~10米,长52.8米,呈扁长形,面积约274平方米。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,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,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。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,沿石级可登上南眼。出象眼岩,盘山道可达山顶。北眼悬崖峭壁,无磴可通。象眼岩南北两洞,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。从左眼张望,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,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,半城山芭历历在目;从右眼远眺,江波帆影, 闪烁隐现于訾洲、塔山、穿山之间。 云崖轩 宋代园林建筑。明张鸣凤《桂故》载: “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, 曰云崖轩。轩废已久。”根据方信孺《题云崖轩》和邵以仁在方所镌诗之前便建“古云崖轩”的记述。云崖轩确建何时无可考。方信孺诗有“不用穷探费杖藜, 隐然林壑挟城陴。曾尊月洞千岩上, 更著云崖一段奇”之句,说云崖轩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

  普贤塔

  普贤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,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,因此称“剑柄塔”,或“宝瓶塔”。 该塔建于明代,塔高13.6米,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,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,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。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,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,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,而大象驮宝瓶,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,也象征着和平、美好和幸福。象鼻岩与水月洞相邻,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。岩高1.9米,,宽3.3米,长约13.5米, 面积44.5平方米。岩口面江, 东向,呈条形封闭状态, 是内凉、眺望江景佳处。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《周易》后人在岩口刻“读书岩”3字,并称此岩为“点易山窗”。万历丁丑(1577)春正月中进行修整, 有“宾泉山人开深此洞”题名石刻。明诗人张襄《访毛宾泉点易山窗》诗, 有“千顷水光涵洞府”, “山窗寂静观周易”句,详见水月洞摩崖石刻。

桂林象鼻山导游词 篇12

  各位游客大家好!今天由我来当你们的导游。今天,我们这就去游览桂林的象鼻山公园。

  大家看!公园门后的石板。上面记载了由古至今所有在世界上出现过的大象。

  大家向东走。游客们,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洞,是大象的“肛门”。在这个“肛门”前各位有没有感到有一股酒的清香飘来。这是桂林三宝之一的桂花酒的清香。

  我们继续向前走,这就是整座象鼻山。你们看,漓江中支起的那一根支柱和象头连接,并与四根大腿分开,加上那条和象身连在一起的象尾,组成了一座活灵活现的象鼻山。

  这象鼻山还有个动人的传说,大家来欣赏一下吧:

  这象鼻山,本是玉帝用来驮一个降魔的宝瓶的一头神象。一次,玉帝外出去降魔的路上,神象病了。玉帝为了赶时间把神象留在了桂林。热情的桂林人发现了这只神象,治好了,神象为了报恩,也为了欣赏这美丽的景色,所以住在了桂林。可好景不长,这事被玉帝知道了,他派了一个天神去除了它。神象和天神战了十天十夜,足足九九八十一回合,还未分胜负。神象渴了,到漓江边喝水时,被天神一剑杀了。神象化作了一座山,誓死留在桂林。

  各位,向东走,今天的旅游就这样结束了,希望你们能重“访”桂林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导游词范文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daoyouci.sxhpxm.com/post/2920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桂林象鼻山导游词” 的相关文章

世界遗产长城导游词

世界遗产长城导游词(精选33篇)世界遗产长城导游词 篇1  各位游客:  你们好!  我是你们的导游:。让我们一起来参观这雄伟、壮举的万里长城。希望大家渡过愉快的一天。  长城的城墙都是用大砖和条石来建造万里长城的。城墙外侧有一人多高的墙叫做堞墙,堞墙上砌成一个“凸”字形垛子,叫做垛口,是用于t望的...

关于“北京故宫导游词范文500字”

关于“北京故宫导游词范文500字”(通用30篇)关于“北京故宫导游词范文500字” 篇1  各位游客,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,旧称为紫禁城,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,是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。 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故宫了。大家看,这四面墙就是宫墙了,而且宫墙四面者建有高大的城门...

北京八达岭长城导游词范文200字

北京八达岭长城导游词范文200字(通用5篇)北京八达岭长城导游词范文200字 篇1  各位游客:  参观的是八达岭,八达岭是古代人们建的,是为了防御敌人入侵的,还是三种朝代建的。一共一万三千多米。长城是从西头的嘉峪关到东头的山海关,还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。  大家请看,城墙外三米多的垛子,垛子上的长方...

八达岭长城最新的导游词

八达岭长城最新的导游词(通用31篇)八达岭长城最新的导游词 篇1  大家好,我是段博钧,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中国的古建筑物――长城。  长城同它的名字一样,非常长,有一万三千里多。是由秦始皇建造的。那时为了修建长城,一共累死了许多人。“孟姜女哭长城”这个传说就是这样来的:有一个男子,为了逃避抓捕,...

北京导游词300字

北京导游词300字(精选30篇)北京导游词300字 篇1  各位游客:  大家好,我是北京旅行社的导游,欢迎来自济南的朋友来到北京参观故宫,我会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故宫,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问我。  故宫建于公元1420年,南北长961米,东西宽763米,面积约723600平方米,大小院子...

颐和园的导游词范文

颐和园的导游词范文(精选32篇)颐和园的导游词范文 篇1  大家好!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颐和园。颐和园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也是《世界遗产名录》之中的文化遗产。游览时请不要乱扔垃圾。  现在我们就进了颐和园的大门,绕过大殿,来到有名的长廊。看,这绿漆的柱子,红漆的栏杆,多漂亮呀!这条长廊长700多米,...